广西创新发展研究院(在运行)
 网站首页  创发院概况  部门设置  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  创发之声  培训交流  党建工作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创发之声 

 

 
 
创发之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创发之声>>专家观点>>正文
 
后发先至,达者居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问题(张国庆)
2020-11-16 08:11  

张国庆,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驻上海特派员

广西创新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充分认识广西自贸区建设所处在的时代方位

自2013年以来,我国经过六轮审批,共批准了21个自贸试验区,构成了“1+3+7+1+6+3”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全方位发展的战略布局。至此,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新平台—自贸试验区了。

这21个自贸试验区,如果按地理位置细分,可以分为10个沿海、8个内陆和3个沿边自贸区,发展模式和重点不尽相同。沿海自贸区以港口片区为主要特征实行对外开放;内陆自贸区在巩固内循环基础上,加快开放以推动外循环,着重打造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发展服务业;沿边自贸区,则加大对周边国家贸易的互联互通。如果按成立时间划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区)处在第五批,是于去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各项工作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在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梯队中,属于较为后发的群体。

这个时代方位,决定了广西自贸区既有可充分借鉴其他自贸区“先行先试”建设经验、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实行超越发展的优势,也有因起步较晚需要迎头赶上的基本要求;既有我国各自贸试验区业已形成的“大胆改、大胆闯”好的开放氛围,也有自身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的进取精神。

因此,广西自贸区的建设,要从各自贸区的比较中找短板和不足,也要通过与国际高标准的对标中找差距和欠缺。这个过程可能要加快,因为有许多自贸区已走在我们前面了,他们创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只需要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再加以创新和改进就可以了,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实《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实际行动上。因为方向已经明确,目标已经既定。

二、清醒看到广西自贸区建设所面临的竞争格局

对于广西自贸区来说,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竞争格局。

从国内来讲,广西周边已遍布自贸区了,东有广东自贸区、西有云南自贸区、北有湖南自贸区、南还有海南自贸港,这些自贸区都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聚集能量,开疆拓土,广西自贸区已没有特殊政策和先行的优势。因此,广西自贸区建设,必须有自己工作的新特点,和培育竞争的新优势,才能有所作为,后发先至。

从国外来讲,广西接壤的越南,这几年经济表现十分抢眼。据统计,2019年越南经济增速达到了7.02%,GDP总量按去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2600亿美元。我们广西GDP总量为21237亿元人民币,按去年平均汇率计算,约合3078亿美元。越南的经济体量虽然暂时还没有广西大,但越南经济发展快,提升空间大。像去年,越南的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了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170亿美元,吸引外资达38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03.8亿美元,创了历史纪录。而广西,去年对外贸易总额按平均汇率计算,约合680.5亿美元,不到越南的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就更少,约合11.09亿美元,只有越南的5.4%。这说明,在对外开放方面,广西仍有较大的差距。广西自贸区的设立,为广西进一步对外开放打造了一个新高地,因此,在引领对外开放方面,自贸区建设的视野应该更宽一些,胆子应该更大一点,步子应该更快一步。尤其是在利用外资方面,广西自贸区要打开一个维度,冲出一个缺口,为整个自治区的对外开放,作示范、作表率。

三、深刻把握广西自贸区建设所依靠的基础条件

广西是农业大省,尤其是糖产业,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业,糖产业的收入,不仅是地方财税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广西全区人口5700万,直接种蔗农民超过850万人,涉蔗农民2000多万人,占全区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主要产糖区却多为贫困县。铝产业也是广西的特色产业,铝土矿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但在产业链上处在粗放型阶段,位于中低端水平。总体上看,广西的制造业基础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是广西自贸区面临的产业基础和工作基础。

我们之所以要搞自贸试验区,就是为了解决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把一些受现有体制机制约束而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放到自贸区来先行先试,探索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把握广西的“区情区力”,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广西的产业基础上,以改革、开放、创新的精神来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一切。

广西自贸区建设实施方案已规划了长远愿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把发展方向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建设目标与现实产业基础相结合,比如,第一产业如何提质增效,第二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如何发展提高,这些都需要自贸区扎根于广西的现实基础,进一步做好开放的工作。

这里,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市场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有的经济工作都要以市场为依归。自由贸易也好,双循环也好,都有一个培育市场、建设市场、开拓市场的核心问题。市场,是产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空间,自由贸易的发展也必须构筑在市场需求的坚实基础上。特别是国际市场,它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无比重要,也是一个全面、准确衡量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一个产业的兴衰,与拥有市场份额的多少,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地区是否发展,则与经济发展能波及多远、产业能量能影响多大密切相关。

受传统产业和发展现实的影响,广西在发展模式、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企业竞争力以及改革开放意识等方面,还有待于后来者居上。这也是自贸区必须着力改变的现实。自贸区需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短板,通过自贸区建设,寻求和打开更大的国际市场,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当好排头兵。

四、全面发掘广西自贸区建设所拥有的发展优势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博览会、洽谈会、展销会和各种经济合作论坛。与别人不一样,会上一些宣传册子,如投资指南、项目推介、地区概况等,别人不愿意带更不注意看的,我都会认真看看。看多了,久而久之就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各地都会大肆宣传它的优势,有的地方甚至在划区位优势时,以本地为圆心,别的地方都围着它转。我在想,既然你那么多的优势,为什么就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呢?!

这说明我们许多地方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因而也无法认清自己的短板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前景在哪里,未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去把握自己的合适位置,去突破自己的现有格局。

那么,广西的优势在哪里呢?广西沿海、沿江、沿边,东连粤港澳大湾区,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这也是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基本思路。因此,广西自贸区建设应该寻找优势的发力点,打开一片新天地。

一是能不能建设成为区域贸易中心?也就是广西自贸区能不能把周边的资源聚集起来,使广西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贸易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自200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6届,下星期就要举办第17届了。这已经成为我国连接东盟的重要平台。自贸区建设,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先行先试”的动力源,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油品、矿产品、木材、粮食、汽车、酒类等商品的国际贸易交易中心、交易市场等。糖产业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只能在做强上下功夫了。

二是能不能建设成为区域航运中心?广西的北部湾港海运网络,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其中与东盟的7个国家、47个港口的往来更为频繁。我认为,应该以钦州港自贸片区为核心,将广西整个北部湾港整合起来,全力构建以国际物流为核心的国际、国内物流体系双循环的大格局,配合与东盟的区域贸易中心建设,同时辐射崇左片区的跨境贸易,打造广西的国际贸易航运中心。要认识到,在今后迈向“自由贸易港”的进程中,港区整合力量越大,贸易资源就越集聚,功能和辐射力就越强,广西的北部湾港区就能成为真正实力强大的“自由贸易港”。

三是能不能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自贸试验区最具意义的改革就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广西处于中国与东盟的核心地段,而东盟又是人民币国际化条件最成熟的推广区域。在打造面向东盟金融开放的门户,探索面向东盟的人民币国际化,提升金融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服务能力方面,广西自贸区有先天的优势和条件。目前这个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是:进出口贸易交易量还不大,因而航运中心建设缺乏实力支撑,同时,又由于广西没有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这就制约了形成金融中心的货币结算量。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个金融中心的建成,没有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培育,哪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现在认识到了,并且已经开始行动了,那就要抓紧抓好,要为广西未来的几十年发展谋划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西创新发展研究院 Copyright@2017

制作维护:广西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E_mail:webmaster@gxu.edu.cn